03/05/2024 - 23:02:18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Publications专题报道

搜寻期数

专题报道

1. 商贸联委会成立,推动澳门与中国内地经贸发展

「内地与澳门特区商贸联委会」作为两地官方层面的沟通渠道和联络机制,于今年七月正式成立。国家经贸部副部长安民在联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曾表示,商贸联络机制的建立可有效地解决两地经贸交往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形成推动两地经贸合作与发展。

澳门的经济增长自六十年代开始启动后,七十年代经济开始起飞。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零年间澳门经济的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十六点七,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五年,澳门经济每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六点五。

由于外围经济增长放缓等诸多原因,自一九九六年起,澳门经济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而去年澳门经济已经开始复甦,在扭转负增长局面后实现百分之四点六的增长。澳门经济发展至今,其建立的高度开放的自由市场体系,推行的自由港和低税制政策,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同并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者。

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作为澳门四大支柱产业,其中不乏中资的参与。据统计资料显示,经国家批淮的驻澳中资企业逾二百家,其总资产达四百亿澳门元。涉及澳门多个行业,在澳门主体经济中佔重要比重。中资的业务量,在金融保险中约佔五成,在出口贸易中佔四成,在旅游酒店业中佔五成,在建筑地产业中佔四成。中资已经成为澳门第一大外来资本。同时,内地作为对澳最大的生活物资供应地,其物资在澳门市场中佔有举足轻重之地位。

澳门在内地投资近百亿美元

同时,自内地改革开放之后,澳门与内地的联繫亦日益加深。澳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内地转移,澳门的餐饮、房地产、酒店等行业也开始涉足内地。澳门背靠祖国大陆,有广阔的腹地;面向海洋,便于同世界各地交往。大批的汽车、电器、纺织品等商品通过澳门转运内地的同时,中国内地的资源亦源源不断地供应澳门。这样,澳门经济的发展既有了强大的原料供应地,又有广阔的市场,两地间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年澳门与广东的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经济合作模式,反映出两地经济上的互补性。至今年六月底,澳门在内地的投资合作项目逾七千个,澳方合同投资金额约九十九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四十一亿美元。澳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四十六个政府间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近九十个国际协议、公约的签约方,更为内地引进资金、拓展国际市场发挥了相当作用。由于内地目前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迅速进入,而澳门本身经济亦正走向复甦,今年上半年澳门对内地投资的项目总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均呈现大幅增长。

今年初,世界贸易组织在对澳门贸易政策进行评审后,确认澳门仍是世界上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之一。而为加快澳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目前特区政府亦正在採取积极有效措施,固本培元,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建立合作机制

澳门经济部门制订经济发展思路中、长期政策便是加强与内地特别是加强区域的经济合作,使澳门经济进一步融入内地及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更好地发挥澳门中介服务作用,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中一个服务基地,最终将澳门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综合性旅游博彩和商贸服务城市。

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在谈到澳门与内地经济合作中澳门将发挥的作用时曾经多次强调,澳门可以作为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谭伯源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后,伴随新一轮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货运需求以及对先进技术、管理和资讯需求将大大增加。澳门可充份发挥自由港以及与国际市场联繫广泛之优势,在增加澳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资讯流的同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资讯,并且在协助其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澳门分享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发展机遇的最直接途径。

谭伯源认为,澳门与欧洲经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一九九二年澳门与欧盟签订了《贸易与合作协定》,欧盟在澳门先后设立了面向亚洲区域的「欧洲资讯中心」、「欧洲文献中心」、「欧洲研究学会」和「欧洲旅游培训中心」。

沟通与合作关系

谭伯源表示,澳门同时可以发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特殊桥梁作用,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央给予了澳门与台湾经贸交流的特殊政策,澳门与台湾直航后,与台湾交往有更多的便利,因此澳门在两岸交流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近来台商对澳门投资兴趣增加,陆续有台商在澳门展开投资计划。亦有台商在澳门设立公司后再进军内地。今年四月份澳门及珠海联合向台招商取得了初步成效,这足可以说明澳门在两岸经贸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总体来看,过去两地合作和交流基本上是处于民间层面的、自发的层次,缺乏正式的官方协调和沟通机制,合作领域有待拓展,合作层次也有待提高。现通过设立「内地与澳门商贸联委会」,将形成正式官方联络管道,该机制的建立与启动将有助于推动两地经贸合作。

2. 逾五百客商参加澳珠投资介绍会

澳门和珠海唇齿相依,优势互补,充满商机。为了让海外企业家瞭解两地的投资环境,政府政策,各项法规及税务优惠,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珠海分会携手合作,于今年四月初举办了首届「二零零一年澳珠投资环境联合介绍会」。有逾五百名内地、台湾、香港及澳门的企业家参加,反应热烈,充分发挥了招商引资的功能。

澳门和珠海陆地相连,位于经济高速增长、富裕的珠江三角洲。澳门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司法、关税独立,具备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金融体系稳定,既是世界贸易组织创立成员之一,又与多个国际组织、欧盟及葡语系国家签订协议,保持著密切的联繫;珠海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低廉的生产成本。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前店后厂」的发展策略受到企业家的认同。珠海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正雄说:「自澳门机场开通以来,大批台商取道澳门进入珠海投资设厂,获得不错的回报。希望有更多的台湾商人能够充分利用两地的优势。」国际华商协进会会长丁楷恩表示,澳门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窗口基地,优势明显,已有二十多个台湾企业家对在澳门投资感到兴趣。是次介绍会是一个好的开始,将来会发动更多华商充分瞭解澳珠两地相辅相成的优势。

四月二十日上午九时半,在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五楼莲花厅,挤满了两岸四地专程前来的各个商会代表,包括了国际华商协进会代表团、台湾商业总会代表团、台湾各县市跨业交流会代表团、台湾工业总会代表团、台湾科技产业代表团、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协会代表团,以及来自科技、金融、旅游、保险及商业顾问,如律师、会计师等行业的企业家,场面非常热闹。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及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委员会珠海分会会长周本辉共同主持开幕式。

共同合作同蒙其利

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表示:「澳门和珠海分别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属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澳门特区政府在促进经济复甦和发展的同时,重点致力维护澳门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珠海拥有相对丰富的土地及人力资源,完善的基建设施,以及面向广阔的中国市场。面对以知识经济为动力,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的机遇和挑战下,澳珠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透过两种制度结合,可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同蒙其利,达至共同发展和繁荣。」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委员会珠海分会会长周本辉表示:「澳珠联合举办投资介绍会,对加强两地经贸合作,实现新形势下取长补短,资源综合配置,产业互动发展,利益互利互惠,形成新的合作局面,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两地投资环境佳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李炳康表示,澳门是中国两个自由港之一,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资金自由流动,税制简单且税率低,金融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准。按照离岸法例成立的公司获豁免所得补充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多项税率。澳门国际机场通往世界各地,为台湾进入内地提供「一机到底」的服务,台湾居民进入澳门获得免签证待遇,成为两岸客货物的中转地。澳门与香港毗邻,企业营运成本较低,生活指数约为香港百分之四十,尤其是高级住宅楼宇售价及租金只是香港同类型楼宇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于九八年被联合国评选为亚太区环保城市第二名,仅次于新加坡。本澳有十一所大专院校,每年为企业提供充裕的专业人才。澳门具备了吸引企业来澳设立控制中心或营运中心的优势。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振新表示,珠海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花园海滨城市。与澳门陆地相连,基础设施完善,珠海拥有丰富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珠海未来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学研究基地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珠海各功能区为是次介绍会向投资者提供了九十个洽谈合作项目。

在政策答问环节,与会者就他们关注的领域提出问题,有台商查询在澳门输入内地劳工的申请手续,劳工局局长孙家雄及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李炳康解释了《劳工法》及输入外地劳工的有关条例之规定,外商在澳门投资,可根据投资项目的需要,向政府当局申报需要输入劳工配额,由政府作出审批。有台商建议,在一国两制下,两地政府应为旅客在通过澳门及珠海出入境口岸时,提供便利的过境措施,譬如行李只需检查一次,缩短两地口岸之间步行的路程以及改善关检大楼外围的交通设施。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本辉于会议闭幕时表示,透过联合介绍会,与会者对珠澳各具优势投资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已有五、六个电子资讯技项目在洽谈中,为期两天的联合招商效果理想。

3. 利用澳门优势「前店后厂」经营企业

企业在营商环境中如何整合资源,转化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掌舵人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觉,还需要永续经营的远见和开拓的魄力。嘉禾製衣厂(澳门)有限公司自六十年代在香港设厂至今,已第二次转移生产基地,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充份利用澳门与内地资源互补的优势。

嘉禾製衣厂(澳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巫志中表示,澳门在七、八十年代吸引了大批的香港企业来投资设厂,训练了大量的生产管理、技术人才。无可否认澳门是弹丸之地,受限于土地和劳工要素,然而毗邻的珠海,拥有低廉而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正好弥补不足。

一九八八年,嘉禾製衣厂以澳门作为管理指挥中心,在珠海开设了首间厂房,而庞大的劳工供应量便成为该厂第一次投资中国内地的主要动力。至九十年代初,基于珠海市有意推动工业转型的考虑,巫志中在邻近的中山物色了更符合其业务发展的投资点。因为在中山设厂,除了税项优惠、暂住证费用、劳工保险和人寿保险费较低廉等有利条件外,另外还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一是劳动资源不受特区界线的限制,其二是该地工业废水处理费成本较低。随著中山厂区第二期工程的完成,珠海的厂房亦逐步被今天佔地二百亩、生产员工逾二千五百人规模的嘉禾製衣厂中山生产基地所代替。

七十年代末,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劳工成本上涨之际,不少厂商转移来澳门设厂,利用澳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以及成衣配额的优势,使八十年代成为澳门製造业的黄金时代,经济腾飞。进入九十年代,由房地产、旅游服务业带动澳门的经济增长进入另一个高峰,部分就业人口转移到第三产业,本地的生产成本相对上升。随著中国内地实行开放政策,企业寻找最佳的资源组合,将工厂北移。

澳门作为中西贸易的自由贸易港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原材料进口程序简便;交通、通讯设施完善;销售、管理、技术人才充裕;欧、美、日本等国的居民进入澳门获免签证待遇,便利了外国客户到澳门检查製成品,业务洽谈。巫志中说:「嘉禾在澳门的办公室收到客户的成衣设计图后,用一天时间製作样板,第二天就可以透过特快速递送到客户的手上,做到快速回应客户的要求。澳门有十一所高等院校,为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供应源源不绝的人才,本地的工人已累积了二十多年的製造经验,要聘用通晓各项製衣工序的工人或是能操流利英语的员工很容易。相对而言,这些人才在内地较为缺乏,所以中山的工厂管理领导人员大部份是由澳门派驻的,现时正逐步训练内地员工从事生产管理,但是技术和经验都是需要时间累积的。」

4. 澳门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

随著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澳门自九八年起,由政府牵头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研究和推行EDI(电子数据交换),不但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缩短企业在贸易过程时间和节省成本,加速货物和资金週转,为澳门开展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电子化踏出第一步,提升澳门地区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澳门特别行政区积极发展旅游博彩业为首的第三产业之外,亦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去年,澳门进出口贸易为二百零三点八亿澳门元。全球化竞争激烈,企业除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外,如何利用电子科技改善营运效率,不只在企业本身,更需要贸易链各成员作出相应的配合,譬言贸易许可证审批部门,海关,银行,保险公司,承揽业,仓储业以至运输公司等。

水警海关监察总长吴国庆表示澳门将推行报关自动化。

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贸易过程所涉及的文件及资料往来传递方式。自九八年起,前澳葡政府由经济司、水警稽查队、统计暨普查司以及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小组,研究和推行EDI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进而提升本地区的竞争力。

EDI 可减出错五成以上


澳门电贸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志成介绍未来澳门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台湾侨光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讲师任文瑷指出,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文件约有30馀种,其中约有70%的贸易文件资料都是由其他单位提供。贸易链成员在收到贸易伙伴的贸易文件后,必须将70%资料重複输入至公司内部的应用系统,藉以产生新的贸易文件,再印出寄送给其他交易伙伴,其作业成本的四分之一花在资料的反覆输入处理上。全球每年约有7%国际贸易交易金额是始自于国际贸易管理之低效率,其金额一年约有4,200亿美元。又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的统计,每年约有20%的载运货物文件是有误的,这种现象造成通关程序的延误。

EDI是透过利用电脑与通讯网路来完成标准格式的资料流通,毋须人为的资料重覆键入,而且,因其讯息建构法则与讯息含义具有共通的标准,双方所往来的资料便能为双方的电脑系统所识别与处理,因此,也就使得资料的传输与交易效率可以大幅提升。在EDI系统中,所有用户都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数据格式对询价单、报价单、订单、发票、提货单、装船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准照等贸易相关的文件进行编码,形成标准的EDI报文。

又据研究显示,使用EDI技术可以减少由于重新输入数据而可能出现的一些输入错误,将错误率减少50%以上;同时由于取消了资料重複输入、签名核对、正确性检验及批淮等方面所花的时间,因而降低了成本。

迎合市场需求

在推行方面,工作小组採取分阶段试点进行的方式。由于纺织品及成衣出口一向佔澳门出口总额超过三分之二,其中纺织品的许可证数目亦佔总审批许可证的四成七,所以首阶段EDI试验计划,集中处理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的申请和验关工作。

去年四月,由澳门特区政府,澳门电讯有限公司,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以及澳门八间私人企业共同建立澳门电贸股份有限公司,落实政府与企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推行,并将电子商务的应用逐步扩展至各行各业。

澳门的EDI是根据联合国UNEDIFACT标准,经由电贸公司处理的电子信息即时送到用户邮箱,信息备份在数据中心内的资料库保存三十天,其后转移到磁带保存七年。由于电子准照申请书是一份被认可的具法律效力的文件,为保障文件的安全性和确保使用者的身份,企业向电贸公司登记成为用户时必需申请数码式电子签名,所有申请书必需完成电子签署后才会传送到经济局。


谭振杰称EDI节省人力资源。

产地来源电子化处理

去年九月和今年五月,申请出口淮照及产地来源证分别正式实施电子化。出口商可以透过EDI向经济局申请整套受配额限制成衣出口文件,包括出口淮照、产地来源证、海关特别发票及国际出口证。当货物出口之前,出口商只需在电脑输入申报出口产品资料及电子签署及製造商的电子签署后,便可透过网络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传送至经济局;经济局批核后,会透过电子方式通知出口商及水警稽查局;出口商便可自行列印出口准照到水警稽查局落货;其后水警稽查局再将有关资料通知经济局和统计暨普查局。


经济局代局长苏添平。

经济局代局长苏添平说:「厂商透过EDI申请出口准照、产地来源证、海关特别发票或国际出口证,整套出口文件的审批时间,从原来递交文件方式需时五个工作天缩减至两个工作天,回应了厂商提高行政效率的诉求。由于EDI传送的信息已是可用的资料,经济局人员不但节省了资料键入和整理的工序,亦简便了储存资料的工作。」

自动化报关

透过EDI网络,水警稽查局正要把澳门七个出入境口岸连线,推行自动化报关,从而与国际接轨做准备。水警稽查局海关监察厅警务总长吴国庆强调:「资料取得的即时性对于加强海关监控和货物进出口管理非常重要。採用EDI系统,报关申请可以直接连结电脑资料库,倘若发现有不规则的行为,申请人过往的纪录便一目了然,警员可以即时作出分析和风险评估,决定是否需要作进一步侦查。当全面实现电子化后,水警稽查局的目标是要达成自动批核报关申请,儘量减少因人与人接触而出现的人为偏差,做到审批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提高通关工作效率。」

统计局每日处理由水警稽查局送来二千至三千份进出口文件,职员首先将文件分类,然后按货物类别编码,再进行资料输入工作。为确保统计资料的正确,资料需要重覆键入两次。统计暨普查局工业、建筑暨对外贸易统计厅厅长谭振杰表示:「使用EDI最明显的效益是毋需人手输入资料,而且信息本身分类,职员只要在电脑上核对货物编码是否正确,就可以将资料储存到统计局的数据库内。工作程序简化,令统计局优化了人力资源的运用,将人员调动到无法以机器取代的工作,如接待公众等。同时,统计资料的公佈时间得以推前,有利于当局和使用者作出决策。」


Macao EDI Van Company (TEDMEV) S.A.

EDI在外地各行业被广泛使用,如运输、百货零售业、製造业、金融业、仓储业、电子业、保险业等。企业在考量是否引入系统时,尤其重视成本效益。澳门电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志成指出:「用户只需安装一套讯息传递交换硬件,成本约四千至五千澳门元,可接驳至电贸公司的网络向政府部门申请淮照。另外,电贸公司在八月推出WEB-EDI,低用量的用户可透过互联网作出申请。」

加快回收货款减成本

积臣洋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伟坤表示:「出口到美国的成衣,必须齐备出口准照、产地来源证和海关特别发票三份文件,过往需要把资料重覆键入三次,而EDI的文件格式只需输入一次就完成了全部的申请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透过电子数据传送,毋需安排职员来往行走各个政府部门,节省了人力资源。」

订单小批量生产,交货期越缩越短是市场急剧变化的必然趋势,客户通常在落货期限将至才确定出货量。「若以递交文件方式向经济局申请出口准照,便要在出货日前三天提出申请。若申请的数量与实际出货量不相同,既损失了短缺数量的配额,还要更改出口文件。修改文件的工作需时十五天,换言之,出口商要在出货后十五后才能持已修正的文件向买方指定的银行请求付款。採用了EDI,厂商可以在出货当天或前一天才申请出口准照,此时客户通常确定了出货数量,所以降低了更改文件的可能性。对出口商而言,不但节省了更改文件的成本,最重要是可以加快货款回收的时间,提高资金的週转率。」徐伟坤补充说。


积臣洋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伟坤。

张志成称:「今年内将会在澳门推出货物入口申报书和转口证电子化,完成贸易文件电子化申请的工作。EDI只是澳门应用资讯科技的第一步,按照电贸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将陆续发展物流中心、供应链、顾客快速回应、电子报关以及金融机构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