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024 - 12:09:53
你現在的位置: 首頁Publications焦點

搜尋期數

焦點

水域確認成經濟發展新契機

國務院於2015年12月20日頒佈第665號國務院令,公佈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明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面積為85平方公里,水域管理的確立為本澳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新條件,尤其是在水上觀光休閒業、會展業和船務物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均有助推動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化。

經調整後,澳門的行政區域界線包括陸地和海上兩部分。海上部分由內港段、路氹航道段、澳門南部海域段、澳門東部海域段、人工島段和澳門北部海域段共六段組成。陸地部分由關閘澳門邊檢大樓段和鴨涌河段兩段組成。

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澳門特區能依法管理85平方公里的水域,並明晰相關陸界,具有四項極為重大的意義,一、有助澳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有利全面落實依法治澳;二、大大拓展澳門發展空間,為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注入全新動力;三、為深化、拓展粵澳緊密合作,攜手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創造更良好條件;四、為澳門民生福祉的完善奠定更堅實基礎。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指出,明確特區管理水域將為本澳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提供新條件,可增加水上活動、水上觀光以及本澳與中山合作的遊艇自由行等非博彩元素。同時,透過發展海洋經濟,亦讓本澳更有條件加強與內地的區域合作,特別是深化粵澳合作,如早前澳門與深圳決定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等。

本地工商界人士和學者認為,水域管理界限的清晰對澳門的重大意義在於政府和社會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妥善利用城市的水資源,以促進與本澳發展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相符合的經濟活動。

促進經濟適度多元

隨著水域管理界限的清晰,澳門需清楚了解自身擁有的水資源,作出規劃,同時可探討如何跟鄰近的廣東省旅遊資源整合,以強化城市的旅遊吸引力。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從一體化資源整合的角度來說,一定會對旅遊有幫助。

「澳門畢竟是個很小的地方,如能與珠海、中山、江門以至四邑、新會等城市連成一線,各地的旅遊資源得以整合。像是橫琴的海洋王國主題公園,去推動海洋經濟或是海洋旅遊的資源開發,便會達致雙贏的局面。」林江說。

另一方面,中央相關部委與特區政府於2016年1月就水利、通航和用海方面簽署了合作安排,其中的《用海合作安排》提出澳門管理範圍內水域的填海項目需經科學論證後報國務院批准,填海所形成的土地不用於博彩項目。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表示,現在我們的規劃能更有彈性,澳門日後可按城市發展需要填海造地,這對澳門的旅遊資源多元化有正面的帶動作用。

「澳門的三十平方公里面積並不足以回應發展所需,但我們有了海濱之後,可以考慮建造水上樂園,或相關主題公園,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延長旅客在澳的逗留時間。」唐繼宗建議說。

惠及民生 助力旅遊業

唐繼宗表示,水域管理權的確定也為澳門進一步發展水上交通的「服務型」資源奠下基礎,如擴充城市內現有的水上運輸網絡。

「服務型資源的利用就是交通運輸。我們說三條跨海大橋並不足夠,所以建議在澳門半島增設往氹仔或路環的水路交通,像香港中環的天星碼頭,一方面作為運輸,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帶點優閒的觀光客運。」唐繼宗說。

「另外,也可考慮跨境運輸,陸海空是連運的,如果可以在澳門機場的禁區,不用出境,開設一條航線前往九洲港或其他地方,就能為遊客帶來舒適便捷的旅程。」他建議說。

南光集團助理總經理宋曉冬表示,水域權的確立對澳門旅遊休閒產業是個利好因素,因為除了「遊艇自由行」之外,業界也可思考將來進一步發展海上旅遊的新元素,如郵輪旅遊或海上旅遊休閒區的建設等。

為物流業創造條件

水域界限的訂定,對本澳的航運界以至於廣義的物流界,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政府能更好地為業界作出規劃,積極發展港口貿易。船務物流協會理事長黃國勝認為,澳門縱然受制於沒有深水港的天然條件,但可考慮發展中短程的海運運輸,以克服本澳目前因依賴轉駁運輸而衍生的高昂貨運成本。

「我們不是說一定要刻意建一個深水港來發展海洋貿易,但我們可以開拓一些中短程的航線,例如到東南亞、台灣或中國的沿岸地方,約是十個多小時的航程。」黃國勝接受本刊訪問時說。他表示,由於澳門的水深不足以建立深水港,目前本澳的海運主要依靠香港的接駁運輸,很多進口貨品都是經香港再轉運至澳門。

「現在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澳門提供全包的服務安排,貨物到了香港的貨櫃碼頭,替客戶接貨後,以貨車或拖車運到駁船碼頭,然後運到澳門,這過程需要支付駁船的海運費,以及兩地的岸上操作費。來到澳門之後,還要運送到收貨人那裡,當中所產生的費用,很可能遠遠大於行內稱為頭程船的點對點海運費。」黃國勝說。

「發展港口,對中短程的海運運輸很有意義。澳門現在以進口為主,進口量與出口量的比例是9:1,試想想一個直接的港口能讓鄰近地區的產品直接進入澳門而不再需要接駁運輸,對減輕成本當然有利。」他補充說。

黃國勝表示,澳門目前有兩個貨運港口:分別位於澳門半島的內港碼頭和路環的九澳碼頭。儘管九澳碼頭的水深較為理想,卻也不超過十米,故發展中短程航運需要克服一些現存的水域條件限制。

「較理想就是在85平方公里的水域中,找到可以作為航道出去接駁的地點。此外,還能結合其他廣東省城市共同發展,如橫琴、中山、大港灣等等都是合適的合作對象。」他說。

港口設施與會展業發展

MI64-P10宋曉冬表示,硬件方面,澳門欠缺深水港,且停靠泊位不足,水域管理權的確定,為建設多個能容納超級遊艇停泊的港口創造了條件,相信在特區政府的努力下,將會吸引更多的國際遊艇來澳停泊。

他認為現時澳門的遊艇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從港口設施至相關產業鏈的構建尚未成熟,希望能夠通過會展招攬更多企業進駐澳門。

「中國(澳門)國際遊艇進出口博覽會」主辦單位之一的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亦向本刊指出,本澳獲得85平方公里的水域管理權後對舉辦相關展覽的其中一個明顯助益,就是減省挖泥成本。協會理事長何海明說。

他解釋稱,過去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辦遊艇展的時候,每當需要停泊較大型的遊艇都要挖淤泥,但挖泥船隻要經珠海政府認定方可進行。

「澳門是珠三角淤泥沖積的地方。四十呎以上的船,要挖淤泥才可以停泊,成本很重。」何海明說。他續稱,根據過往的經驗,挖淤泥的費用佔整個遊艇展舉辦成本的百分之十以上。

「但我們有水域管理權之後,便可以搭建臨時碼頭,像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一樣。有了臨時碼頭便可降低成本。」何海明說。

「我們亦可擴大遊艇展的規模,以往只可展出二十到四十艘遊艇,現在澳門水域擴展後,可以展出過百艘遊艇。」他續說。除了展覽之外,何海明認為業界還可以考慮多引進鄰近地區或國際性的海事會議/研討會來澳舉辦。

水域管理法律正處草擬階段

據澳門海事及水務局稱,局方現正與法務局研究完善海洋管理的法律,正草擬「水域綱要法」(暫定名稱),該法律旨在規劃澳門區內的水域功能,以進一步為本澳的水域管理和保護定下一個框架性制度。同時海事及水務局亦有計劃聘請海洋科研單位開展海洋管理研究,其研究結果將會為特區將來作經濟或城市規劃時,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資料依據。

據行政長官於四月的答問大會上稱,水域綱要法以及相關補充性行政法規草案將爭取今年內完成。他亦稱,特區政府將設置由他主持的統籌機制,利用水域拓寬粵澳合作深度。